孩子在小学时代要养成的习惯

觅知友社区(兴趣|资讯|时尚|生活)-发现兴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

  习惯一:独立规划时间

  时间属于每个人,但不是每个人懂得利用自己的时间,因为这也是一种能力。既然规划时间是能力,那就得趁早培养,别等到中学时再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那时孩子已经接近叛逆期,更有自主意识,父母更难驾驭了,而且中学时代一般是寄宿生活,父母难以监督得全面。

  建议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孩子独立规划时间的习惯,比如让孩子把一天14个小时划分成几个单位小时,然后安排自己想要做的一些事情,并估算大概需要多少时间等,并且鼓励和协助孩子完成时间规划内的那些事情。这样一个简单的时间规划习惯对孩子将来的生活很有帮助。

  习惯二:收拾整理

  现在父母多为孩子的保姆,大小事情都帮孩子包办,更别提让孩子做家务,收拾整理房间了。其实,能够定期、主动地整理自己的房间、书包、储物箱等都是一种很好的习惯。简单的收拾工作蕴含吐故纳新的观念,是对价值的重新定位,可比喻成是对昨天的总结、回忆,对明天的希望、畅想。让孩子自己评价一件物品的实用性,哪些该放弃,哪些该保留,还可以鼓励孩子把一些旧书捐给希望工程。

  习惯三:制定计划

  想要将梦想变成现实就得设定目标,制定计划,一步步实现,这是最基本的功力。孩子从小就有自己要达成的心愿、目标、想法,这时就得启发和引导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制定完成目标的计划,比如暑期有两个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从哪里开始做;新学期开始后想要有什么变化,怎么一步步实现等。

  习惯四:承担家务

  做家务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有效方法,不用要求孩子帮忙做太多家务,只需在不同年龄阶段,安排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清淡,让孩子进行选择,坚持几个月后,当孩子可以胜任了,可以再调整家务内容,锻炼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

  习惯五:关心他人

  在现代社会,关心他人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孩子可以不聪明,没什么才能,但必须懂得关心他人。父母应从小为孩子创造关心他人的机会,从关心父母、关心爷爷奶奶开始,再到捐助爱心玩具、图书、衣服给他人等等。

  习惯六:系统阅读

  电子产品泛滥的时代,思考、阅读成为一种奢侈品,很多人依靠网络发达技术而抛弃了书籍、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要成长的人还是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角度,系统阅读每一本书、每一篇文章,懂得从某个事物、某个主题、某个观点出发探索,将问题彻底搞清楚。

  习惯七:收集错题

  收集错题是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多名师、高考状元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孩子不会再同一个问题上反复出错,那就是进步了。((www.99.com.cn)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85
45
0
65

相关资讯

  1. 1、月亮池的小路2272
  2. 2、森林卫士猫头鹰2938
  3. 3、儿童乘车安全误区有哪些1934
  4. 4、宝宝1岁以内辅食为什么不能加盐4375
  5. 5、小象的鼻子功2073
  6. 6、让宝宝爱上吃饭的10个妙招4658
  7. 7、哺乳期别乱吃小心引起宝宝湿疹3657
  8. 8、柿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2786
  9. 9、想护理好新生儿先了解新生儿生理特点689
  10. 10、燕燕给猫剪指甲889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