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各地吃法


觅知友社区(兴趣|资讯|时尚|生活)-发现兴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


  各地元宵节的吃法

  “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俗在我国已经流传了上千年。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据文字载,宋代以前还没有元宵,那时人们过元宵节吃的是浇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

  到了唐代才有“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门户”的说法。种“膏粥”,大概是一种甜粥。时至今日,在我国个别地区,仍有吃“元宵粥”的习俗。经过多年的演变,到了宋代,我国大部分地区就开始吃圆球式的元宵了。

  民间吃元宵一般都在上灯的这一天(正月十三),所以称“上灯圆子”。而落灯这天(正月十八日),北方则有“落灯面”的说法,即此日须吃面条,意谓天长地久,延年益寿。南方则有吃“落灯糕”的习俗,有年年高升的吉利蕴意。

  现在,元宵节必吃元宵,是各地的普遍习俗。不过各地风俗不同造成一些差异:东北在元宵节爱吃冻果、冻鱼肉;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在陕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风俗,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腻,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使元宵的营养更全面。

  元宵节除元宵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应节食品。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瓣、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许米粉,煮成带咸味的糊状食品。

  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在山东曲阜,元宵节晚上,户户门前燃着用豆面捏成或用水萝卜刻成的灯。


70
21
0
15

相关资讯

  1. 1、想知道怀的宝宝是男是女,这些方法可自查!3482
  2. 2、守护孕期妈妈,全力保障宝宝的成长402
  3. 3、水中分娩你了解多少4321
  4. 4、那些哺乳期不能吃的东西盘点1887
  5. 5、宝宝第38个月的护理常识1184
  6. 6、新生儿娇嫩如何护理新生儿的肚脐2726
  7. 7、产妇回奶的饮食该如何调理4336
  8. 8、我们的最佳睡眠时长是多少1813
  9. 9、孩子不听话家长这样应对更有效4097
  10. 10、女性不孕会有哪些症状2931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