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暗示让你的孩子变乖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

  暗示,是无声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下面几种情景暗示,或许能在教育孩子时对你有所帮助。

  眼神暗示

  吃过晚饭,爸爸给东东讲故事。讲着讲着,东东的双手就搞起了小动作。爸爸没有停下来,不过他用眼睛紧盯着儿子的小手。不一会儿,东东的双手就“安静”了。

  解析: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能更细腻清晰地表达感情。眼神暗示就是用眼睛把要说的话,要表示的态度暗示出来。

  表情暗示

  家里来了客人,瓜瓜高兴得忘乎所以,发起了“人来疯”。他一会狂笑,一会尖叫,连爸爸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于是爸爸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瓜瓜总算看到了,声音也降低了不少。

  解析:表情比眼神表现得更明确,人的表情能传达多种信息,比如肯定、可以、不能、不该等等,使暗示对象做出反应。孩子做了好事,你对他赞许地点点头;孩子经过努力,解开了一道题,你对他会心地笑笑,都是一种最好的激励。

  言语暗示

  浩浩早上起床后从不叠被,妈妈提醒过几次,但效果都不理想。一次,妈妈告诉浩浩,今天遇到楼下亮亮的妈妈说“亮亮很乖,每天总是自己叠被”。浩浩听后表面上不以为然,但渐渐地自己动手叠被了。

  解析:既然是“暗示”,就是不用言语直接表态。当要表扬或批评时,采取一种迂回的方法,用讲故事、打比喻、作比较等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点”出来,让孩子心领神会,在一种柔和的气氛中接受教育。

  动作暗示

  晚上9时多了,小飞还坐在电视机前。妈妈一言不发,站起来把小飞床上的被子铺开。无声的语言提醒了小飞,小飞看后马上睡觉去了。

  解析:动作暗示就是用体态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露出来,从而教育孩子。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时,发现孩子坐姿不正,可以面对孩子做几个挺胸的动作,让孩子接受这种暗示,他就会学着作出反应。孩子需要父母的注意,特别是口头上的赞许,或亲亲他、拍拍他、搂搂他,这些都能表达对他的鼓励。


觅知友社区(兴趣|资讯|时尚|生活)-发现兴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
81
168
0
47

相关资讯

  1. 1、小熊洗衣服1501
  2. 2、孕妇情绪波动大易引发先兆流产693
  3. 3、宁波市单独二胎最新政策4965
  4. 4、小孩转奶怎么转育儿专家来告诉你620
  5. 5、坐月子能不能吃猕猴桃1831
  6. 6、五种气味毒害孩子的健康2808
  7. 7、宝宝便秘食物的选择建议3678
  8. 8、既不像爹也不像妈揭秘神奇的隔代遗传795
  9. 9、快点长大吧1736
  10. 10、产后恢复大作战产后子宫保养有4大妙招1182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