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疫苗接种家长别恐惧


觅知友社区(兴趣|资讯|时尚|生活)-发现兴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

  专家指出,虽然疫苗接种有风险,但在正规防疫部门接种疫苗引起副反应的情况概率很低,家长们不要产生联想心理,应该客观、理性、科学看待疫苗接种。

  每种疫苗都可能有,但发生的概率很低

  疫苗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或大分子物质,在注射进人体后,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应以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称之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实际上,每种疫苗都有一个副反应率,即使按规范接种,接种部位准确,人的免疫力和体质都没问题,也会有少数人出现副反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主任冯子健介绍说,从目前的生物技术水平来讲,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我们为了在人群中建立相应的针对这个疾病的免疫屏障可能要付出的一个代价。一方面疫苗使人体产生针对性的、特异性的、保护性的效果;另一方面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它可能会使极少数受种者发生异常反应。但这个比例是非常低的,产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情况就更为少见。总体而言,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疫苗选择 :

  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可重打、滥打

  据了解,目前我国主要将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疫苗,接种原则是“知情、自愿、有偿”。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管理所所长宋立志指出,疫苗接种,既不能漏打、少打,也不可重打、滥打。由于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特点,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按要求进行接种各种一类疫苗,当前国家要求入学、入托时对学生接种证进行查验,须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以备查验。至于二类疫苗,家长则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家庭的经济情况、孩子的生活环境等综合考虑,理智选择。

  宋立志强调,任何疫苗的防护都不是百分百的,疫苗并不是接种的越多就越好,指望打了疫苗就可以不生病,那显然是不现实的。有时候,生病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炼,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系统必需经历的过程。


36
198
0
66

相关资讯

  1. 1、女性贫血多吃这些食物3591
  2. 2、夏季宝宝消暑多喝四种汤3478
  3. 3、4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年龄766
  4. 4、五种类型的家庭不利孩子成长4927
  5. 5、小儿疳积怎么办小儿疳积调养有妙方2127
  6. 6、梦泡泡1413
  7. 7、新生宝宝脸蛋可捏不得1676
  8. 8、宝宝吃鲍鱼好处多大宝宝可以吃鲍鱼1308
  9. 9、怎样避免生气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危害1347
  10. 10、宝宝辅食做多了吃不完怎么办可以这样保存哦4953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