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为什么设在九月九


  传说在四千多年前的颛顼时代,就设立了火正的官职专门负责观测这颗恒星。由于“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为“九月内火”,“内”是隐入的意思,“内火”指“大火”星隐入,意味着肃杀冬季的来临。由于先民御寒能力有限,加上冬季食物不足,许多人会在严寒中死去。

  火神的暂时“死亡”意味着妖恶横行、意味着许多人即将死亡,所以古人称之为“阳九之厄”。因此,人们在九月举办各种仪式来祭奠火神祈求保佑,称重阳登高可辟灾邪。

  春秋战国的庆典习俗:对于当时的农耕社会来讲,农历九月农事基本完毕,因此,华夏先民将丰年庆典和祭神祀祖等活动安排在九月。《吕氏春秋》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并且说“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獀马。”可见在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先民普遍存在着飨天帝、祭恩祖等岁时活动,而且这一习俗在战国时期还被统治者加以条令化和典章化。

  古代典籍《三辅黄图》卷四记载:刘邦和宠妾戚夫人在长安宫边饮菊花酒边下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斗星辰求长命乃免”。后来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其贴身侍女贾佩兰被驱逐出宫后将重阳节习俗流传到民间,重阳节遂逐渐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

  《易经》文字注解:“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因“九”在个位数中最大,所以古人以“九”为最高;而夏历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又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因此把九月九日叫做重阳节。这种说法的形成与魏文帝曹丕的解释密切相关。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觅知友社区(兴趣|资讯|时尚|生活)-发现兴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分享!
89
130
0
79

相关资讯

  1. 1、产后老是出汗怎么办2997
  2. 2、为什么会流产警惕四大原因4364
  3. 3、牛肉的8种家常做法让你一秒变大厨3276
  4. 4、新生宝宝睡不安稳是什么原因2785
  5. 5、宝妈必看人工喂养的全面准备298
  6. 6、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4209
  7. 7、多大的婴儿开始需要喝水3163
  8. 8、香草瑞士卷怎么做3429
  9. 9、动物国的时装大赛2761
  10. 10、清宫表看生男生女真的准吗4610
全部评论(0)
我也有话说
0
收藏
点赞
顶部